临江仙·谢家仙观寄云岑
牛希济〔五代〕
谢家仙观寄云岑,岩萝拂地成阴。洞房不闭白云深。当时丹灶,一粒化黄金。
石壁霞衣犹半挂,松风长似鸣琴。时闻唳鹤起前林。十洲高会,何处许相寻?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谢女成仙的道观坐落在云巅,拂地的藤萝将岩壁遮盖。深深的白云中,修行的仙洞洞门大开。据说当年炼丹炉中的仙丹,每一粒都是黄金炼成。
纷飞的流霞如仙衣半挂在石壁上,松涛阵阵似鸣琴。庙宇前的松林深处,不时传来仙鹤的啼鸣。谢女已去十洲与神仙聚会,哪里才能找到她呢?
注释
谢家仙观:即谢女峡,相传为谢女得道之地。在今广东省中山市境海域中。谢家:指谢真人。观(guàn):祠宇,道观。
云岑(cén):云巅。岑:小而高的山岭。
萝:藤萝。
洞房:仙家以洞为居地,此处指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丹灶:炼丹的炉灶。
唳
牛希济
五代词人。(872?~?)陇西(今甘肃)人。词人牛峤之侄。早年即有文名,遇丧乱,流寓于蜀,依峤而居。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,任起居郎。前蜀后主王衍时,累官翰林学士、御史中丞。后唐庄宗同光三年(925),随前蜀主降于后唐,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。 15篇诗文 33条名句
渔歌子·楚山青
李珣〔五代〕
楚山青,湘水绿,春风澹荡看不足。草芊芊,花簇簇,渔艇棹歌相续。
信浮沉,无管束,钓回乘月归湾曲。酒盈尊,云满屋,不见人间荣辱。
题金楼子后
李煜〔五代〕
梁元帝谓:王仲宣昔在荆州,著书数十篇。荆州坏,尽焚其书,今在者一篇,知名之士咸重之,见虎一毛,不知其斑。后西魏破江陵,帝亦尽焚其书,曰:文武之道,尽今夜矣。何荆州坏焚书二语,先后一辙也。诗以慨之。
牙签万轴裹红绡,王粲书同付火烧。
不于祖龙留面目,遗篇那得到今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