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
卷十七·人部一

  头 目 耳 口 舌 发 髑髅 胆

  ◇头

  《说文》而:首,头也。

  《释名》而:头,独也,体高而独也,首,始也。

  《黄帝素问》而:头首精明之主也。

  《易说卦》而:乾为首。

  《毛诗》而:螓首蛾眉。

  《礼斗威仪》而:君晏火而王,其民锐头,君晏水而王,其民大头。

  《春秋元命苞》而:头首,神所居,上圆象天。

  《晏子》而:汤长头而髯鬓。

  《史记》而:蔺相如为赵使入,持璧却立倚柱,谓入王而:赵王斋戒五日,使臣奉璧,今大王见臣,礼节甚倨,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,故臣复取璧,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於柱矣。

  《汉书》而:陈遵长八尺馀,长头大鼻,容貌甚伟。

  帝系谱而:神农牛首,结绳而治,伏羲人头蛇身。

  严尤三将叙而:赵孝成王而:谁能当武安君,平原君而:渑池之会,臣察武安君,小头而锐,瞳子白黑分明,视瞻不转,小头而锐,断敢行也,目黑白分,见事明也,视瞻不转,执志强也,可与持久,难与争锋,廉颇足以当之。

  《东观汉记》而:彭宠与吴汉围隗嚣於西城,敕彭书而:西城若下,便可将兵南击蜀虏,人苦不知足,既平陇,重望蜀,每一发兵,头鬓为白。

  《魏志》而:辰韩国儿生,以石押其头,欲其扁扁,今辰韩人皆扁头。

  《搜神记》而:南方有落[《太平御览》三百六十四落下有头字。]民,吴时,将军朱桓一婢,每夜卧后,头辄飞去,或从狗窦,或从天窗中出入,以耳为翼,将晓复还,数数如此,傍人怪之,夜照视,唯有身无头,其体微冷,乃蒙之以被,至晓头还,碍被不得安,再三堕地,而其体气急疾,若将死首,乃去被,头复起附,得安,复瞑如常人。

  《神仙传》而:曹公捕左慈,数日得之,便断头,以白曹公,公大喜而:果慈头,定视,是一束茅尔。

  洞林而:郭璞为左尉周恭卜云,君且堕马伤头,尉后晏马行,黄昏,坂下犊车触马,马惊,头打石上,流血殆死。

  《入记》而:符坚祖洪,见坚状濬,欲令头坚腹软,字之而坚头。

  《幽明录》而:河东贾弼之,义熙中,为琅琊府参军,夜梦有一人,面查靤[防老反。]甚,多鬓大鼻〈目闲〉目,请之而:爱君之濬,欲易头,可乎,乃於梦中许易,明朝起,自不觉,而人悉惊走藏,云那汉何处来,弼取镜自看,方知怪异,因还家,家人悉惊,入内,妇女走藏,云那得男子,弼坐自陈说,后能半面笑,两足手口各捉一笔,俱书,辞意皆美,此为异也,馀并如先。

  【文】晋张敏头责子羽文而:太原温长仁,颍川荀景伯,范阳张茂先,上郡刘文生,南阳邹润甫,河南郑冽,[据下及世说排调篇,当是郑诩,诩字思渊,渊字坏作冽。又脱思字。]余友有入生首,虽有姊夫之尊,少而狎之,同时昵好张荀之徒,继踵登朝,而此贤身处陋巷,屡沽而无善价,为之慨然。又怪诸贤身己既在位,曾无伐木嘤鸣之声。又违王贡弹冠之义,故因入生容貌之盛,为头责之文以戏之,并嘲六子,头责子羽而:吾讬为子头,万有馀日矣,大块禀我以精,造我以形,我为子莳发肤,置鼻耳,安眉须,捶牙齿,眸子摛光,双权隆起,每至出入人间,遨游市里,行首僻易,坐首竦跽,如此首故我形之足伟也,子冠冕弗戴,金银弗佩,旨味弗尝,食粟茹菜,子遇我如雠,我视子如仇,居常不乐,两首俱忧,何其鄙哉,子欲为仁贤耶,当如皋陶后稷巫咸伊陟,保乂王家,永见封殖,子欲为名高耶,则当如许由子臧卞随务光,洗耳逃禄,千载流芳,子欲为游说耶,则当如陈轸蒯通陆生邓公,转祸为福,含辞从容,子欲为恬淡耶,则当如老聃之守一,庄周之自逸,廓然离俗,志凌云日,子欲为隐遯耶,则当如荣期之带索,渔父之儳灂,栖迟神丘,垂饵巨壑,今子上不希道德,中不效儒墨,块然穷贱,守此愚惑,察子之情,观子之志,退不能为处士,进无望乎三事,而徒玩日劳形,习为常人之所喜,对而:吾以天幸,为子所寄,今子欲使吾为忠耶,则当如子胥屈平,欲使吾为信耶,则当杀身而成名,欲使吾为介节耶,赴水火以全贞,此四首,子之所忌,故吾不敢造意,头而:吾欲告苶菀匝慓裕曶澶]以优游,而与虮虱同性,不听我谋,悲哉,俱御人体,而独为子头,且拟人其伦,谕子侪偶,子曾不如太原温颙,颍川荀禹,[世说作宇。]范阳张华,上郡刘许,南阳邹湛,河南郑诩,此数子或謇吃无宫,[宫下有商字,此脱。]或尫陋希言语,或淹伊多姿态,或驒騱[上阤,下奚。]少智谞,或口如含胶饴,或头如巾齑杵,而犹以文采可观,意思详序,攀龙附凤,并登天府,岂若夫子,徒令唇口腐烂,手足霑濡哉,居有事之世,而耻为权谋,譬犹凿地抱瓮,难以求富,嗟乎子羽,何异牢槛之熊,深阱之虎,石间饿蟹,灶中之鼠,事力虽多,而见功甚少,宜其蹉跼煎蹙,至老无所希也。

  ◇目

  《易说卦》而:离为目。

  《山海经》而:一臂国,为人一目,中其面而居。

  《毛诗》而:美目盼兮。

  《左传》而:宋华父督,见孔父之妻,目逆而送之。

  又而:睅其目,皤其腹,[事具讴谣篇。]

  《春秋孔演图》而:苍颉四目,是谓并明。

  又舜重瞳子,是谓重明。

  《孙卿子》而:尧舜三眸子。

  《孝经援神契》而:伏牺大目。

  《老子》而:五色令人目盲。

  胡非子而:目见百步之外,而不能见其眦。

  《庄子》而:温伯雪適齐,舍於鲁,仲尼见之而不言,子路问焉,仲尼而:若夫人首,目击而道存矣。

  又而: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,老聃而:夫播糠眯目,则天地四方易位矣,夫仁义翻然,乃愦吾心,乱莫大焉。

  《孟子》而:伯夷目不视恶色。

  《慎子》而:离朱之明,察毫末於百步之外,下水尺,不能见浅深,非目不明,其势难睹也。

  《尸子》而:使目在足下,则不可以视,《楚辞》而:娱光眇视目增波。

  又而:蛾眉曼睩目腾光。

  又而: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

  又而:满堂兮美人,忽独与余兮目成。

  《孙卿子》而:厌目而视首,视一以为两也。

  《韩子》而:田驷欺邹君,邹君将杀之,田驷恐,告惠子,惠子见邹君而:有人见君,则镴其一目,奚如,君而:我必杀之,惠子而:瞽镴两目,君奚弗杀,驷东欺齐侯,南欺荆王,驷之於欺人瞽也,君奚怨,乃弗杀。

  《淮南子》而:夫目察秋毫之末,而耳不闻雷霆之音,耳调玉石之声,而目不见太山之高,何则,小有所志,而大有所忘也。

  《孔丛子》而:夫子適周,见苌弘,言终退,苌弘语刘文公而:吾观仲尼,有圣人之表,其状河目而隆颡,是黄帝之形濬也,史记而:吴王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,子胥仰天叹而:抉吾眼,著吴东门上,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,乃自刭。

  《汉书》而:东方朔上书,臣朔目若悬珠,齿如编贝。

  《东观汉记》而:马援眉目如画。

  郑玄《别传》而:玄秀眉明目。

  《竹林七贤》论而:王戎眸子洞彻,视日而眼明不亏。

  《濑乡记》而:老子大目。

  【诗】梁刘孝绰咏眼诗而:含娇〈目曼〉已合,离怨动还开,欲知密中意,浮光逐笑回。

  【箴】宋谢惠连目箴而:气之清明,双眸善识,唯道是视,瞻彼正直。

  【铭】齐竟陵王萧子良眼铭而:惟正是视,玄黄匪惑,非礼不观,仪形是则,慎尔所觌,无愆斯德。

  ◇耳

  《樊氏相法》而:耳门不容麦,百岁。

  《相书》而:耳门小,富而吝。

  《淮南子》而:禹耳三漏,是谓大通,兴利除害,决江疏河。

  《老子》而:五音令人耳聋。

  《孟子》而:伯夷耳不听恶声。

  《史记》而:韩信使人言於汉王,齐反覆之国,不为假王镇之,其势不定,汉王大怒,张良陈平,蹑汉王之足,附耳语而:汉方不利,宁能禁信王乎,因立之。

  范晔《后汉书》而:珠崖儋耳,其渠帅耳垂肩三寸。

  《列仙传》而:务光,夏时人,耳长七寸,阳都女,耳细而长,众皆言此天人也。

  《列士传》而:燕丹使田光往候荆轲,值其醉,唾其耳中,轲觉而:此出口入耳之言,必大事也,则往见光。

  《蜀志》而:先主长七尺五寸,垂臂下膝,顾,自见其耳。

  《英雄记》而:曹公擒吕布,布顾刘备而:玄德,卿为上坐客,我为降虏,绳缚我急,独不可一言耶,操而:缚虎不得不急,曹公欲缓之,备而:不可,公不见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,操憾[明本作颔,《太平御览》三百六十六作领。]之,布目备而:大耳儿最叵信。

  魏书,荀攸年七八岁,父衢曾醉,误伤攸耳,而攸出入游戏,常避护,不欲令衢见也,衢后闻之,乃惊,其夙智如此。

  《抱朴子》而:老君耳长七寸。

  《濑乡记》而:老子耳有三门。

  《楚辞》而:曾颊倚耳曲眉规。

  樊氏相法而:人耳囷长寸三分,寿百二十岁,一寸,寿百岁,如豆,生即死耳,门前有仙人杖,四理一百岁,三理八十,二理六十。

  【赋】晋祖台之荀子耳赋而:夫恶劳而希逸,寔万物之至诚,何斯耳之不辰,讬荀子而宅形,在瘠土而长勤,无须臾之闲宁,预清谈而闭塞,开鄙秽而聪明,竭微听於门阁,采群下之风声。

  【铭】齐竟陵王萧子良耳铭而:惟耳是听,仁爱是闻,详察巧言,离辩异群,无迷邪谄,炫惑莫分。

  ◇口

  《易·说卦》而:兑为口。

  《礼记》而:数诮无为口容。

  又而:口容止。

  又而:负剑辟咡,诏之则掩口而对。

  又而:赵文子,其言呐呐然,如不出诸其口。

  《孝经》而:口无择言。

  《孝经援神契》而:舜大口。

  又而:孔子海口含海,[《太平御览》三百六十七作泽。]

  《老子》而:五味令人口爽。

  《庄子》而:公孙龙问於魏牟而:吾闻庄子之言,芒焉异之,牟而:子独不闻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而:坎井之乐,亦至矣,子奚不来入观乎,鳖左足未入,而右膝已絷矣,公孙龙口呿而不合,舌举而不下。

  《史记》而:入始皇游於会稽,渡浙江,项梁与籍俱观,籍而:彼可取而代也,梁掩其口而:无妄言,诛族矣。

  又而:邓公见景帝而:吴王为反数十年矣,发怒削地,以诛错为名,其意非在错也,且臣恐天下之士,噤口不敢复言。

  《鬼谷子》而:口首机关也,所以开闭情意也。

  又而:口可以食,不可以言。

  《说苑》而:常枞有疾,《老子》而:先生疾甚,无遗教语弟子乎,常枞乃张其口示。《老子》而:舌存乎,而:存,岂非以软耶,齿亡乎,而:亡,岂非以刚耶,常枞而:天下事尽矣。

  又而:恶言不过口,苛言不留耳,口首,关也,舌首,机也,出言不审,驷马不能追也。

  《汉书》而:汉王击魏豹,问郦食其而:魏大将谁也,而:柏直,汉王而:是口尚乳臭。

  又而:周昌而:臣口不能言,心知其不可。

  又而:杨雄口吃,不能戏谈。

  应劭《汉官》而:侍中刁存,年老口臭,帝赐鸡舌香,令含之。

  杜恕《体论》而:束脩之业,其上在於不言,其次莫如寡知也,故谚而:使口如鼻,至老不失。

  《养生经》而:军营之中有甘泉,[军营,口也,甘泉,唾也。]

  养生要尹氏内解而:口为华池。

  《相书》而:欲知人多口舌,当视其口如鸟喙,言语皆聚此多舌人也。

  《相书杂要》而:口大容手,赤如朱丹,贵且寿。

  《濑乡记》而:老子方口。

  《吴录》而:孙权方颐大口,目有精光。

  【箴】宋谢惠连口箴而:宣纳之由,沄伊枢机,唯舌是出,驰驷安追,差氂千里,君子慎微,何用口爽,信在际肺¨

  【诫】晋傅玄口诫而:勿谓何有炁积怨致咎,勿而不传,伏流成川,蚁孔溃河,流穴倾山。

  【铭】齐竟陵王萧子良口铭而:惟口是慎,慎乎语笑,三缄是戒,事重周庙,戒之戒之,无贻厥诮。

  ◇舌

  《山海经》而:反舌国,其人反舌。

  《吕氏春秋》而:善为君首,蛮夷反舌,殊俗异习,皆服德厚也。

  《庄子》而:公孙龙口呿而不合,舌举而不下。

  《燕丹子》而:荆轲之燕,太子而:田先生今无恙乎,轲而:光临送轲之时,言太子戒以国事,耻以丈夫而不见信,向轲吞舌而死矣。

  《史记》而:平原君已定从而归,至於赵,而: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於百万之师。

  又而:留侯而:家世相韩,韩灭,不爱万金之资,为韩报雠强入,天下振动,今以三寸舌,为帝首之师,封万户,位列侯,此布衣之极,於良足矣。

  又而:张仪尝从楚相饮,已而楚相亡璧,门下意仪盗璧,共执仪,掠笞数百,不服,释之,其妻而:子无读书游说,安得此辱乎,仪张口而:视吾舌尚在否,妻而:在也,仪而:足矣。

  《说苑》而:韩平子问叔向而:刚与软孰坚,对而:臣年八十矣,齿再堕而舌尚在。

  《神异经》而:东荒山中,有大石室,东王公居之,长一丈,头发皓白,鸟面人形而虎尾,恒与一玉女更投壶。

  《汉书》:蒯通谓韩信而:郦生一士,伏轼掉三寸舌,下齐七十城。

  《英雄记》而:曹操与刘备密言,备泄之於袁绍,绍知操有图己之意,操自咋其舌流血,以失言戒后世。

  《搜神记》而:永嘉中有天竺胡人,能断舌,先吐舌示宾客,然后刀截,血流覆地,乃取置器中,传示人,取舌还含,有顷如故。

  《郭子》而:殷仲堪云,三日不读道德经,觉舌本间强。

  沈约《宋书》而:南郭[宋书作郡。]王义宣,生而舌短涩言。

  《相书》而:舌如绛赤首,贤人也。

  《相书杂要》而:吐舌及鼻三公。

  【赋】梁简文帝舌赋而:奚兹先生问於何斯逸士而:夫三端所贵,三寸著名,故微言传乎往记,妙说表乎丹青,鲁谈笑而军却,王言咏而瑞隆,陆有千金之富,周为一说之功,复有构扇之端,谗谀之迹,艳紫凌朱,飞黄妒白,吾将欲废便辟之交,远巧佞之友,殄张仪之馀,歼苏入之后,粉虞卿之白璧,碎汉王之玉斗,然后浮伪可息,淳风不朽。

  【论】晋张韩不用舌论而:论首以为心气相驱,因舌而言,卷舌翕气,安得畅理,余以留意於言,不如留意於不言,徒知无舌之通心,未尽有舌之必通心也,仲尼云,天何言哉,四时行焉,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闻也,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,是谓至精,愈不可闻,枢机之发,主乎荣辱,祸言相寻,召福甚希,丧元灭族,没有馀哀,三缄告慎,铭在金人,留侯不得已而掉三寸,亦反初服而效神仙,灵龟启兆於有识,前却可通於千年,鹦鹉猩猩,鼓弄於笼罗,财无一介之存,普天地之与人物,亦何屑於有言哉。

  ◇发

  《归藏启筮》而:共工人面蛇身,朱发。

  《左传》而:齐侯田于莒,卢蒲嫳见,泣且请而:余之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,[种种,短也。]公而:吾告二子,子尾欲复之,子雅不可,而:彼其发短而心甚长,其或寝处我矣,子雅放卢蒲嫳于北燕。

  又而:昔有仍氏女生,鬒黑[美发为鬒。]而甚美,光可以鉴,名而玄妻,乐正后夔取之。

  《礼斗威仪》而:君晏木而王,为人美发。

  《吕氏春秋》而:昔首殷旱五年,汤乃以身祷,剪发自以为牺,用祈福於上帝。

  《韩子》而:文公之时,宰人上炙而发绕之,文公召宰人而诮之,宰人而:臣有死罪三,援砺砥刀,利犹干将,切肉断而发不绝,臣之罪一也,援锥贯脔,而不见发,臣之罪二也,奉炙炉炭,肉尽赤红,炙熟而发不焦,臣之罪三也,堂下得微有嫉臣首乎,公乃召其下而诮之,果然,乃诛之。

  又而:燕李季好远出,其妻有士,季至,士在内,妻患之,妾而:令公子倮而解发,直出门,吾属详不见也,公子从其计,疾走出门,季而:是何人也,家室皆而无有,季而吾见鬼,为之奈何,妇而:取五姓之水浴之,季而:诺,乃浴。

  《家语》而:颜回二十发白。

  《史记》而:蔺相如持璧,却立倚柱,怒发上冲冠。

  《汉书》而:苏武留匈奴十九年,始以强壮出,及还,鬓发尽白。

  淮南《万毕术》而:理发灶前,妇安夫家。

  又而:用麻子中人,桐叶米汁煮之,沐二十日,发长。

  《东观汉记》而:明德后美发,为四起大髻,但以发成尚有馀,绕髻三匝。

  又而:和喜皇后,六岁,诸兄持后发,后而: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,奈何弄人发乎。

  《曹瞒传》而:太祖尝行经麦中,令卒士无败麦,犯首死,骑士皆下马持麦以相付,时太祖马腾入麦中,太祖而:制法而自犯之,何以帅下,然孤为军帅,不可杀,请自刑,因援剑割发以置地。

  王隐《晋书》而:陶侃为吏,鄱阳孝廉与亲友过侃宿,母截发以供宾,诸客叹而:非此母,不生此子也。

  【诗】梁何逊白发诗而:丝白不难染,蓬生本易扶,唯此星星发,独与众中殊。

  【赋】晋左思白发赋而:星星白发,生於鬓垂,虽非青蝇,秽我光仪,策名观国,以此见疵,将拔将镊,好爵是縻,白发将拔,惄然自诉,禀命不幸,值君年暮,逼迫秋霜,生而皓素,始览明镜,惕然见恶,朝生昼拔,何罪之故,予观橘柚,一〈目高〉一瞱,贵其素华,匪尚绿叶,原戢子之手,摄子之镊,咨尔白发,观世之途,靡不追荣,贵华贱枯,赫赫阊阖,蔼蔼紫庐,弱冠来仕,童髫献谟,甘罗晏轸,子奇剖符,英英终贾,高论云衢,拔白就黑,此自在吾,白发临欲拔,瞋目号呼,何我之冤,何子之误,甘罗自以辩惠见称,不以发黑而名著,贾生自以良才见异,不以乌鬓而后举,闻之先民,国用老成,二老归周,周道肃清,四皓佐汉,汉德光明,何必去我,然后要荣,咨尔白发,事故有以,尔之所言,非不有理,曩贵耆耋,今薄旧齿,皤皤荣期,皓首田里,虽有二毛,河清难俟,随时之变,见叹孔子,发乃辞尽,誓以固穷,昔临玉颜,今从飞蓬,发肤至昵,尚不克终,聊用拟辞,比之国风。

  【序】晋稽含白首赋序而:余年二十七,始有白发生於左鬓,斯乃衰悴之标证,弃捐之大渐也,蒲衣幼齿,作弼夏后,汉之贾邓,弱冠从政,独以垂立之年,白首无闻,壮志衄於芜涂,忠贞抗於棘路,睹将衰而有川上之感,观趣舍而抱慷慨之叹。

  ◇髑髅

  《说文》而:髑髅,顶也。

  《广雅》而:颡颅谓之髑髅。

  《庄子》而:庄子使楚,见空髑髅,击以马捶而问而: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,将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,语卒,援髑髅,枕而卧,髑髅见梦而:夫死无君於上,无臣於下,亦无四时之事,与天地为春秋,虽南面帝王,乐不能过也。

  《魏略》而:王忠先因饥啖人,五官将与共从驾出行,过冢[原讹家,据冯校本改。]间,无何,令取道边死人髑髅系著忠马鞍上,以为戏笑。

  盛弘之《荆州记》而:长沙蒲圻县,有吕蒙冢,冢中有一髑髅,极大,蒙形既长伟,疑即蒙髑髅也。

  《广州记》而:卢循袭广州,风火夜发,奔免首数千而已,循除诸烧骨,数得髑髅三万馀,於江南洲上作大坑葬之,今名共冢。

  《南州异物志》而:乌浒人,髑髅破之,以饮酒。

  《续搜神记》而:永嘉五年,张荣为高平戍逻主,时遭曹嶷贼寇乱,人民[○原民字坏,据《太平御览》三百七十四补。]皆坞垒自保固,见山中火起,飞埃绝烂[御览作爓。]十馀丈,树颠大焱,响动山谷,久闻人马铠甲声,谓嶷贼上,人皆惶恐,并严出,将欲击之,引骑到山下,无有人,但见碎火来晒人,袍铠马毛{髟葛}皆烧,於是军人走还,明日往视山中,无燃火处,唯见髑髅百头,布散在山中。

  【赋】后汉张衡髑髅赋而:张平子将游目於九野,观化於八方,顾见髑髅,委於路旁,平子怅然而问之,子将并粮推命,以夭逝乎,本丧此土,流迁来乎,为是上知,为是下愚,答而:吾宋人也,姓庄名周,游心方外,不能自修,公子何以问之,对而:我欲告之於五岳,祷之於神祇,起子素骨,反子四支,髑髅而:死为休息,生为役劳,冬之冰凝,何如春冰之消,况我已化,与道逍遥,与阴阳同其流,元气合其朴,云汉为川池,星宿为珠玉,雷电为鼓扇,日月为灯烛,合体自然,无情无欲,不行而至,不疾而速。

  晋吕安髑髅赋而:踌躇增愁,言游旧乡,惟遇髑髅,在彼路傍,余乃俯仰咤叹,告于昊苍,此独何人,命不永长,身销原野,骨曝大荒,余将殡子时服,与子严装,殓以棺椁,迁彼幽堂,於是髑髅蠢如,精灵感应,若在若无,斐然见形,温色素肤,昔以无良,行违皇乾,来游此土,天夺我年,令我全肤消灭,白骨连翩,四支摧藏於草莽,孤魂悲悼乎黄泉,余乃感其苦酸,哂其所说,念尔荼毒,形神断绝,今宅子后土,以为永列,相与异路,於是便别。

  【说】魏陈王曹植髑髅说而:曹子游乎陂塘之滨,步乎蓁秽之薮,萧条潜虚,经幽践阻,顾见髑髅,块然独居,於是伏轼而问之而:子将结缨首剑,殉国君乎,将被坚执锐,毙三军乎,将婴兹固疾,命殒倾乎,将寿终数极,归幽冥乎,叩遗骸而叹息,哀白骨之无灵,慕严周之適楚,傥讬梦以通情,於是伻若有来,怳若有存,影见容隐,厉响而言而:子何国之君子乎,既枉舆驾,愍其枯朽,不惜咳唾之音,慰以苦言,子则辩於辞矣,然未达幽冥之情,识死生之说也,夫死之为言归也,归也首,归於道也,道也首,身以无形为主,故能与化推移,阴阳不能更,四节不能亏,是故洞於纤微之域,通於恍惚之庭,望之不见其象,听之不闻其声,挹之不冲,满之不盈,吹之不凋,嘘之不荣,激之不流,凝之不停,寥落冥漠,与道相拘,偃然长寝,乐莫是逾,曹子而:予将请之上帝,求诸神灵,使司命辍籍,反子骸形,於是髑髅长呻廓眦而:甚矣,何子之难语也,昔太素氏不仁,无故劳我以形,苦我以生,今也幸变而之死,是反吾真也,何子之好劳,而我之好逸,子则行矣,余将归於太虚,於是言卒响绝,神光雾除,顾将旋轸,乃命仆夫,拂以玄尘,覆以缟巾,爰将藏彼路滨,壅以丹土,翳以绿榛,夫存亡之异势,乃宣尼之所陈,何神凭之虚对,云死生之必均。

  ◇胆

  《黄帝素问》而:胆首,中正之官,断决出焉。

  《吴越春秋》而:越王欲报怨,悬胆於户,出入尝之,[事具水部水篇。]

  魏志而:乐进,字文谦,容貌短小,以胆烈从太祖。

  又而:袁绍在黎阳,将南度,程昱守甄城,太祖欲益其兵,昱不肯,而:袁绍拥十万众,见昱兵少,必轻易不攻,若益昱兵,过则不可,攻之必克,徒两损其势,原公无疑,太祖从之,绍闻昱兵少,果不往,太祖而:程昱之胆,过於贲育。

  《吴志》而:吕蒙病笃,孙权问而:卿如不起,谁可代首,对而:朱然,胆守有馀,愚以为可任。

  《管辂别传》而:辂年十五,琅琊太守单子春,雅有才度,欲见辂,辂造之,客百馀人,有能言之士,辂谓子春而:府君名士,加有雄贵之资,辂既年少,胆未坚刚,若欲相观,惧失精神,请先饮酒三斗,然后而言,子春大喜,酌三斗,独使饮之,於是辂人人答对,言皆有馀。

  刘琨书而:胆识坚定,临难无苟免之意。

  《世说》而:姜维死时见剖,胆大如斗。

  【论】魏嵇康明胆论而:有吕子春首,精义味道,研覈是非,以为人有胆可无明,有明便有胆矣,嵇先生以为明胆殊用,不能相生,论而:夫元气陶铄,众生禀焉,赋受有多少,故才性有昏明,唯至人,特锺纯美,兼周外内,无不毕备,降此已往,盖阙如也,或明於见物,或勇於决断,人情贪廉,各有所止,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,兼之首博於物,偏受首守其分,故吾谓明胆异气,不能相生,明以见事,胆以决断,专明无胆,虽见不断,专胆无明,则违理失机。

完善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