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行
曹植〔两汉〕
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
嫂叔不亲授,长幼不比肩。
劳谦得其柄,和光甚独难。
周公下白屋,吐哺不及餐。
一沐三握发,后世称圣贤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君子应该防患于未然,不将自己置身在容易引起嫌疑的处境中。
经过别人家的瓜田不弯腰穿鞋,从李树下经过也不要举手去整理帽子。
嫂嫂和小叔子不亲手递交东西,长辈和小辈不并肩行走。
勤劳谦恭是修德的根本所在,内敛不露锋芒比独处时约束自己还要难。
周公到茅屋中访贫问苦,礼贤下士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来不及吃饭。
洗一次头三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,所以后世的人们才称他为圣贤。
注释
纳履:穿鞋。
劳谦:勤劳而谦虚。
和光:谓才华内蕴,不露锋芒。
简析
《君子行》是一首五言诗。首两句点明君子的处世哲学——预防为先,避免陷入可能引起嫌疑的境地;三四句以瓜田和李下为喻,告诫人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,避免在容易引发误会的环境中做出可能引起猜疑的举动;五六句进一步强调君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;七八句揭示了君子的内在修养;九十句以周公为例,展现出君子的谦逊与勤政;末两句总结全诗的主旨,也是对君子的最高赞扬。整首诗传达了君子的处世哲学和内在修养,启示人们要预防未然、注意言行、保持分寸、勤劳谦逊、内心平和,并以周公为榜样,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人生境界。
曹植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,建安文学代表人物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为陈王,去世后谥号“思”,因此又称陈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苏轼三人耳。 179篇诗文 712条名句
干将铸剑
赵晔〔两汉〕
干将者,吴人也,与欧冶子同师,俱能为剑。越前来献三枚,阖闾得而宝之,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:一曰干将,二曰莫耶。莫耶,干将之妻也。
干将作剑,来五山之铁精,六合之金英。候天伺地,阴阳同光,百神临观,天气下降,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,于是干将不知其由。莫耶曰:"子以善为剑闻于王,使子作剑,三月不成,其有意乎?"干将曰:"吾不知其理也。"莫耶曰:"夫神物之化,须人而成,今夫子作剑,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?"干将曰:"昔吾师作冶,金铁之类不销,夫妻俱入冶炉中,然后成物。至今后世,即山作冶,麻绖葌服,然后敢铸金于山。今吾作剑不变化者,其若斯耶?"莫耶曰:"师知烁身以成物,吾何难哉!"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,投于炉中,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,金铁乃濡。遂以成剑,阳曰干将,阴曰莫耶,阳作龟文,阴作漫理。干将匿其阳,出其阴而献之。阖闾甚重。《吴越春秋》
鰕篇
曹植〔两汉〕
鰕游潢潦,不知江海流。
燕雀戏藩柴,安识鸿鹄游!
世士此诚明,大德固无俦。
驾言登五岳,然后小陵丘。
俯观上路人,势利惟是谋。
雠高念皇家,远怀柔九州。
抚剑而雷音,猛气纵横浮。
泛泊徒嗷嗷,谁知壮士忧?
空桑生李
《风俗通义》〔两汉〕
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,见李核,意欲持归,顾见空桑中有土,因植种,以余浆溉灌。后有人见桑中忽生李,以为神,转相告语。有病目痛者息阴下,言:"李君令我目愈,谢以一豚。"目痛小疾,亦行自愈。众犬吠声,因盲者得视,远近翕赫,其下车马常数千百,酒肉滂沱。间一岁余,张助远出来还,见之惊云:“此有何神,乃我所种耳!”因就斫之。